日本瘋狂擴軍備武:要干嗎?啥后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蓄謀,日本政府在12月16日的內閣會議上通過了修改后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整備計劃》三份安保文件,朝著徹底推翻戰后和平憲法又邁出了危險一步。
日本此舉讓美國甚感滿意。
美國務卿布林肯第一時間發表聲明,稱贊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將“促進和平并保護基于規則的秩序”。
美國國務院官網截圖
但對于日本防衛政策的重大逆轉,日本國內各界、地區各國,甚至是同樣作為美國盟友的韓國,都表達出強烈的疑惑、不安和警惕。
從“專守防衛”到“先發制人”?
《外交學者》雜志網站發表題為《日本防衛政策的重大轉折點》的文章指出,岸田政府出臺的三份新安保文件標志著日本戰后防衛政策的“重大轉折”。
《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是日本安保領域最高級別文件。此次是該文件自2013年12月制定以來的首次修訂,最大變化和最核心內容就是提到日本今后要擁有“反擊能力”?!秶曳佬l戰略》(NDS)是日本為了與美國國防部的命名慣例保持統一而從以前的《防衛計劃大綱》更名而來,設定了防衛目標,并提出了實現目標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在2026年度部署美制“戰斧”遠程巡航導彈?!斗佬l力整備計劃》(DBP)則取代了原來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根據新計劃,日本2023-2027財年的五年防衛開支將增加到43萬億日元(3140億美元),比當前五年大幅增加56.5%。根據岸田文雄11月底的指示,日本政府的防衛支出在2027財年應達到占國內生產總值(GDP)2%的“北約標準”。
《外交學者》雜志網站報道截圖
諷刺的是,“反擊能力”最初版本的說法是自民黨提出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后因共同執政的公明黨擔心此說法會給外界留下“先發制人”的印象,而主張改為更籠統的“反擊能力”。
然而,無論是“反擊能力”還是“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都已經超越了日本戰后奉行的“專守防衛”原則。以“反擊”之名代替“攻擊”之實,不過是自欺欺人。
日本共同社發文指出,日本自1947年以來一直奉行放棄戰爭的和平憲法,而所謂“反擊能力”將允許日本先發制人地攻擊外國目標,因此在法律專家中存在爭議。而且,日本執政集團在反擊的條件、目標和時機上措辭模糊,也引發了人們對日本可能任意攻擊其他國家、破壞地區安全的擔憂。
日本共同社網站報道截圖
日本新安保戰略首先招致日本國內各界的擔憂和批評。
新版戰略通過前后,包括多位國會議員在內的大批日本民眾接連在東京集會,反對增加軍費,以及在新的安保文件中加入擁有“反擊能力”等內容。
《朝日新聞》發表社論指出,首相岸田在沒有發起全國性辯論的情況下就宣布了對戰后和平政策的“激進和危險的背離”,這令人懷疑其真實意圖。
社論警告,作為岸田新戰略核心的“反擊能力”將不可避免地被視為違反國際法的先發制人打擊;同時,這一政策轉變還可能引發潛在軍事對抗,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朝日新聞》社論《岸田文雄在安全政策上的激進轉變代表著一個危險的轉折》
韓國外交部官員16日就日本安保文件寫入擁有“反擊能力”一事強調,有關日方向朝鮮半島行使“反擊能力”等可能嚴重影響半島安全和韓國利益的事宜,日本政府必須提前與韓方協調溝通,并獲得韓方同意。
韓國外交部16日召見日本駐韓大使館總括公使熊谷直樹闡述韓方立場(圖自韓聯社)
“超出財力的窮兵黷武”只能帶來災難
近些年來,隨著日本政治日益右傾化,右翼政客一直在謀求修改有關日本“放棄交戰權、不擁有國家軍隊”的和平憲法第九條,一舉擺脫“戰后體制”。
去年上臺的岸田政府不僅繼續淡化、模糊乃至否認日本的侵略歷史,還積極配合美國拼湊“亞太版北約”的霸權圖謀,持續強化自身的“北約化身份認同”。
而更讓日本國內擔憂的,是岸田政府置國家的高通脹和高負債現實于不顧,持續大肆增加軍費。
日本防衛預算已經連續十年保持增長。而岸田早在去年9月競選時就宣稱,日本防衛開支不應“受數字約束”,暗示應突破自1976年以來一直維持的占GDP1%的“非官方上限”。
新的五年期防衛開支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最大規模的軍費預算??慑X從哪來?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岸田16日在執政黨會議上表示,政府將通過削減其他支出和增加稅收等措施籌集額外資金。但他沒有提及政府何時實施增稅計劃。
共同社援引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日本僅2023財年的防衛預算就將達到約6.8萬億日元,大大超過2022財年的5.2萬億日元。
而此時的日本經濟卻是一片愁云慘霧:
第三季度GDP增長率修正為負0.8%;由美國加息輸出通脹引發的日元貶值導致日企破產數量激增;11月日本國內企業物價指數為118.5,創歷史新高;至11月,日本已連續16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
美國外交學會亞太問題研究高級研究員希拉·史密斯曾就此警告,日本已經是全球負債最多的經濟體之一。雖然日本政府想要提高軍費,但經濟衰退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財政負擔無法支撐其防衛擴張野心。
彭博社發表的采訪希拉·史密斯的文章《日本防衛野心升級面對的矛盾》截圖
日媒評論認為,日本的防衛政策應首先關注保護全體國民的社會和經濟福祉。這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過去軍國主義時代的教訓已足夠慘痛。雖然岸田文雄承諾“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的生命和生計”,但令人嚴重懷疑的是,岸田政府狹隘地側重于擴軍備武是否真能實現其安全政策的核心目的。
評論指出,過去十年日本的防衛開支一直在穩步增長,但政府負債已超1000萬億日元。通過超出國家財力的支出來增強防衛能力是不可持續的,而且從長遠來看,實際上也不會讓日本更安全。
《朝日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原標題:日本瘋狂擴軍備武:要干嗎?啥后果?)
【責任編輯:周小妹】
【內容審核:曾 琪】